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一种全新的植入式芯片正在不断获得新的突破,其中不乏有亲身试验者,参与到项目中。据称目前全球已有几千人在体内植入芯片,主要是出于对健康或安全的考虑。
2018年10月22日,某社交平台负责人在朋友圈里发布了一则在自己身体植入芯片的信息,迅速引爆媒体圈。配文称:这个芯片可以测量很多跟血液里面的成分相关的信息。相信这是里程碑的一天,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自己的身体里植入芯片。
虽然最终证实当事人所谓植入的“人体芯片”不过是一个附在身体上的探头,是一家人工智能医疗创业公司用来获取人体相关健康指标的检测仪器。也许这是一个玩笑,也许是一场别出心裁的商业广告,总之,我们被“愚”了一把。
不过,并没有很多人对此事口诛笔伐,相反的,大家对由此带出的话题津津乐道,那就是“人体芯片植入”离我们有多远,科幻是否会很快变成现实?
连日来,“人体芯片”这一前沿话题席卷各类平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史上,这或许真的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许多人表示,虽然这一“芯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科技,但至少在理想和现实的交融中,高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又进了一步。
从广义上说,人体植入设备可以追溯到1956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的成功植入成为了医学史上的里程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起搏器、人工耳蜗、心脏支架等人体设备植入在医学领域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
与此同时,可植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应用射频识别技术的RFID芯片便是其中之一。RFID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普及,如托运行李上的识别标签、信用卡等。在1998年,美国科学家沃威克成为了第一个接受RFID植入式芯片的人类。2004年,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通过并允许RFID芯片植入人体。
英国的NeilHarbisson被称为是第一个受政府承认的电子人。他是一个先天性色盲,眼里只有黑白两色,最终找到一种通过声音感受色彩的解决方案,首先通过一副电子眼把周围的颜色转化成声音,然后通过智能芯片处理成色彩让他感知,这样,不用看图像就能知道图像内容。现在,芯片已经永久性地植入Neil的颅骨,电子眼佩戴在他的头顶上。
2017年7月,美国一家零售商的50多名员工集体自愿完成了芯片的植入,此次植入的芯片可以实现“电子标签”的身份认证和相关权限认证等功能。另有外媒报道,瑞典目前为止约有4000多民众在体内植入了晶片,该晶片可以替代银行卡、健身卡等各类日常使用的电子卡。
而在国内,引领时代潮流的马云爸爸已经预言,对于数字时代的终端手机来说,5年内面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体芯片植入。阿里的如影计划就是要通过手势或者指纹来验证身份,并完成支付。马云在解读该计划时指出:如果单纯使用掌纹,那么识别率和错误率都会上升,最有可能的就是植入一个微型芯片到人体,以便更好地识别用户身份。
在技术层面,人体芯片植入可以说是一件非常简单而可行的事。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芯片应用已经无处不在,以我们熟悉的移动支付为例,手机只需轻轻靠近,瞬间就可完成信息识别和交换。手机上这项被称为NFC功能的设置便是由RFID演进而来的近场通信技术来实现的,非常便捷实用。假如把这个芯片植入到我们的手指上,那么,只需轻轻抬手便可以完成当前通过手机来实现的诸多功能。
据悉,目前有一个美国厂家已经在销售专用于人体NFC植入的产品。资料显示,这套产品的标配是注射器套装一副、麻醉膏一管,还有保鲜膜一卷,芯片是在经过消毒后塞入到一个圆柱形的生物玻璃胶囊中。该产品小如米粒,符合ISO14443A和NFCType2标准,可与一切符合这些标准的手机、电脑、汽车等设备兼容,实现分享信息、手机解锁等操作。
关于芯片植入人体是否合法,目前在我国的医疗和卫生法规上都没有明文规定。正如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带来安全性方面的困扰类似,人体芯片也面临多种隐忧,同时因为是植入人体内,势必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争议。然而,科技发展的脚步是挡不住的,某一天,真正的吃螃蟹者或许会诞生在你我身边。
人体芯片迟早会到来,只是它到底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无法揣测。未来是好还是坏,就较为未来去评判吧。